首页

sm扶桑女王

时间:2025-05-28 09:10:31 作者:2024-2025赛季耐高全国总决赛在京收官 浏览量:64330

  9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取得新进展,方小敏院士带领新生代环境团队在青藏高原腹地伦坡拉盆地开展超千米钻探计划。

  目前,钻探深度达750米,刷新了我国青藏高原环境科学钻探新纪录。

  伦坡拉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4600米。这里沉积了距今5500万年以来青藏高原最连续的新生代地层,是我国青藏高原本部第一个产油盆地,并发现了大量热带棕榈树、樟树、栾树、裂腹鱼、攀鲈鱼、水蜘蛛等动植物化石和多层古土壤、火山灰,详细记录了青藏高原中部隆起和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历史,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以及它们协同演化最为关键的地区之一。

  此前,学者们利用动植物化石、古土壤碳酸盐氧同位素等多种手段重建了伦坡拉盆地古高度演化历史,但对于盆地到达现今高度的时间争议较大,构造、气候、生物和生态协同演化的过程还没有建立起来。

  近20年来,方小敏院士带领团队利用火山凝灰岩绝对年龄的限制,建立了该盆地新生代地层天然剖面高精度古地磁年代序列,发现伦坡拉盆地具有明显的两期形成演化和变形历史,即早期至少约4200万年到2600万年缓慢变形沉陷,晚期约2600万—2000万年快速变形隆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基础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陈发虎院士介绍,伦坡拉盆地超千米钻探计划对于研究青藏高原如何隆起,高原隆起过程中环境、生态和生物的适应,以及高原隆起后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影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目前科考团队正在继续向下钻探,力争实现超千米深度。未来,研究团队将融合古气候、古生物和古生态环境以及构造、沉积、地球化学等多学科分析和对比验证,揭示约4000万年以来亚洲季风进入青藏高原的历史,青藏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协同演化以及油气烃源岩、干旱盐湖矿床形成过程,为全球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影响的模拟预测和生态环境保护、油气烃源岩形成、盐湖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李刚)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台酒品牌价值超2000亿 蝉联中国白酒第十、贵州第三

此次活动由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和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罗林致辞讲话。论坛开幕式由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文春英主持。

福建高速科技创新平台在福州揭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史蒂文·巴奈特表示,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中国国内出游人次大增。他很高兴在中国骑自行车旅行了很多次,为中国国内的旅游业贡献了一份力量。他研究中国已经有20多年,不仅是北京和上海,还去过青岛、西安、杭州、宁波、南京、成都。很多外国人可能不太熟悉这些城市,但它们都非常现代化,都是美丽和繁荣的大都市,这都体现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之快。

联合国机构:加沙地带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三为稳定。尽管近年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但得益于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制造业体系完整、人才资源和创新资源庞大等优势,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越发重要。

港生浙江学艺 冀借鉴越剧“出圈”经验推广粤剧

“和中国朋友一起建设这条伟大的铁路,是我一生的骄傲。”今年74岁的爱德华·布瓦利亚曾参加坦赞铁路建设。老人动情地对记者说,来自中国的友爱和尊重他始终铭记。

国家发改委:前三季度以工代赈政策已吸纳带动245万低收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盱眙县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发展中心副主任谭勇称,当地计划以盱眙象山国家矿山(地质)公园的山水诗意为核心,整合周边文旅资源,建设融合文体旅产业的水上运动体育小镇。(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